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幼兒健康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,對幼兒以后的學習和社會適應也有著重要價值。幼兒期也是個人行為習慣養(yǎng)成的關鍵時期。如何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培養(yǎng)幼兒良好行為習慣,極為重要。但觀察身邊的幼兒卻發(fā)現(xiàn),由于種種原因,很多幼兒已養(yǎng)成了一些不良行為習慣。
幼兒不良行為習慣的形成與家庭密切相關。幼兒最早的啟蒙老師是家長,幼兒人生的重要課堂是家庭,家長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(yǎng)成負有主要責任。筆者在工作中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家長并不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(yǎng)成教育,而是更看重技能訓練。
同時,在一些家庭中,家長在幼兒的教育上有不同的想法,誰也不讓步,不能達成共識,這樣會影響幼兒的認識與判斷。也有些家長在糾正幼兒不良行為習慣時缺乏耐心,大吼大叫,甚至打罵,非常粗暴。
除了家長,教師在幼兒行為習慣的養(yǎng)成中,也充當著重要角色。幼兒本身的自我意識較為模糊,是非觀念不夠清晰,教師的引導作用也不可小覷。
捷克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紐斯指出,德行應該在邪惡尚未占據(jù)心靈之前,早早就教。就拿最簡單的種莊稼來說,隨隨便便把一粒種子種下,不管風吹日曬都對它不聞不問,肯定不會長出茁壯的莊稼。但如果在播種前細細翻一遍土,撒上種子后,經(jīng)常澆水、施肥、除草,精心照料,就一定會有所收獲。
育人更是一個長期工程,幼兒時期的教育更為重要。
首先,家長在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(yǎng)方面必須達成共識,這樣才能讓幼兒在正確的引導下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,并能長久堅持。
其次,培養(yǎng)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,必須注意方式方法。科學的教育方法可以事半功倍,相反,如果方式方法不當,家長再努力也不會有好的結果。但事實上,很少有課程教家長如何成為家長,大多數(shù)家長都在摸著石頭過河。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加強學習,尤其要努力學習幼兒教育的專業(yè)知識,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、理論、文化修養(yǎng)。
再其次,對于教師而言,也要經(jīng)常對幼兒進行仔細觀察,從生活和學習的所有細節(jié)中去發(fā)現(xiàn)并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行為習慣。
最后,培養(yǎng)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幼兒園的具體教育活動中,還必須發(fā)揮家園合力。通過一周的學習和教師的積極引導,很多幼兒在幼兒園能獨立穿衣、進餐、如廁,但經(jīng)過一個周末,重新回到幼兒園,此前的教育成效就消失了,之前會做的事情要教師重新去教。這就需要加強家園聯(lián)系,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及班級微信群與家長溝通交流,還可以利用親子活動、半日開放活動等,積極主動與家長溝通,共同引導幼兒養(yǎng)成良好的行為習慣。
(作者單位系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第一幼兒園)
作者:賀騰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1年11月14日第2版 版名:學前周刊·管理